传统智慧认为钱对员工敬业度***重要,而年轻员工则认为“心情”和“薪情”同样重要。
德勤最新调研报告表明,全球人才管理有四个最重要的主题:工作与生活界限的消失,对人才的旺盛需求,新生代员工(80/90后员工)占企业人才/劳动力的50%,就业与职场的全球透明化。这对各大企业在2016年的人才管理工作有所启发和借鉴,特别是员工敬业度、绩效管理,以及简化工作方面的问题。
“心情”和“薪情”同样重要
在全球多家公司员工敬业度调研中发现,只有13%的员工能够达到高度敬业的状态,另外有75%的员工愿意考虑其他工作机会,不到50%的员工愿意把现在的雇主推荐给自己的朋友。这些数字都反映了企业在提升员工敬业度方面遇到了问题,特别是面对新生代员工时企业变得越来越不知所措。
我们的调研发现,新生代员工对待职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不是在寻找一份职业,而是在寻找一份经验或者经历。在年轻一代员工中,有60%的人认为在一家企业里工作7个月已经算得上忠诚了。80%的新生代员工希望对自己的上级进行评价,同时他们也希望每周能得到上级的反馈,以及每年获得提升。年轻员工非常在意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传统智慧认为钱对员工敬业度最重要,而年轻员工则认为“心情”和“薪情”同样重要。调研中有95%的应聘者认为企业文化比薪资更重要,年轻人希望加入一家有“灵魂”的公司。然而,事实上只有12%的企业有提升企业文化的机制。
重新思考绩效管理模式
绩效管理一直是一个让所有企业头疼的问题,仅有12%的企业认为他们目前的绩效体系是有价值、值得花时间去执行的。
传统的年度评估模式,通常是自上而下制定,以年度重点事件为节点,充满官僚主义,需要大量表格和自动化流程,关注人员评定和强制排名,由HR驱动。
这种绩效管理模式导致的结果是绩效指标通常误导员工去做错误的事情,企业各层管理人员和被评估对象都花费了大量时间做绩效评估——而他们应该把这些时间花在客户拜访和客户服务上。公司和员工对立起来,打击了员工的士气,关键是这种模式并没有提升业绩。
一些领先企业开始重新思考绩效管理模式。新的绩效管理模式强调以团队为中心,同时关注差异化个体目标,持续性地每周/每月进行员工绩效反馈,使用简单的绩效管理工具,不进行绩效排名。绩效奖励基于多种因素,注重企业文化的形成。在德勤美国的一些工作团队推行每月的绩效反馈,围绕8个简单的问题了解团队成员对工作的理解,是否工作开心和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等。根据发现的问题和趋势,管理人员会进行工作优化。这种持续关注员工表现和士气的做法极大地提升了团队业绩。
简化工作,纾解压力
简化工作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的调研表明,过去5年,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明显提高。
调研数据显示,员工每天要花25%的时间去处理电子邮件,每天要看手机150次。一个普通员工每周工作47小时, 49%的人每周工作50小时, 20%的人每周工作60小时。40%的人认为工作生活平衡是不可能的。只有16%的公司有简化工作和帮助员工纾解工作压力的机制。一些公司引入“设计思维”,帮助员工简化工作,同时为员工提供更多工作与生活上的便利。
(转载自:培训杂志 )